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科学》 >灌河口潮间带及其入海河段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灌河口潮间带及其入海河段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摘要

2011年10月对灌河口及其入海河段中潮带进行了11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0种,均为软体动物.潮间带优势种为光滑河篮蛤(Potamocorbula laevis),总平均丰度为92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20.9 g/m2;入海河段优势种为中华拟蟹守螺(Cerithidea sinensis),总平均丰度为180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52.5 g/m2.与邻近海域相比,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丰度、H'等都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污染物敌敌畏、OCPs、SVOCs和重金属镉、汞、锌和总铬的浓度对生物量、丰度和H'有着显著或较大影响.研究表明,灌河沿岸4个化学工业园的排污及沿岸码头建设等对该海域产生了较大的人为扰动,已不适宜部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存,需进行跟踪调查监测及时制定该海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科学》 |2015年第5期|28-35|共8页
  •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江苏连云港222001;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江苏连云港222001;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江苏连云港222001;

    淮海工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江苏连云港222001;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连云港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江苏连云港2220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 关键词

    灌河口; 潮间带; 入海河段;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