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学界》 >《金刚经》与布施波罗蜜

《金刚经》与布施波罗蜜

         

摘要

布施是大乘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布施乃六念之一(念施),四摄法之一(布施摄),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一。大乘义章卷十二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事分散与他,称为布;惙己惠人,称为施。布施除了施舍财物外,还能施舍各种有形无形的东西,比如说体力、智慧等。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净化心灵,造福他人,挣得果报。由于施舍物的不同,布施分为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其中法施之功德较财施为大。布施的过程中,由于态度的不同,也分为不同的布施,若以远离贪心与期开悟为目的,则称为清净施;反之则称不清净施。在小乘中,布施同样是一个重要的修行方式,小乘布施之目的,在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相比较小乘,大乘则是用于超度众生。波罗蜜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是指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布施波罗蜜是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一,由此可见,布施是佛教重要的菩萨行,所以佛教的很多典籍都在不同程度上阐释过它,其中就有佛教经典《金刚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