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大鼠失血性休克肠粘膜形态学与功能变化

大鼠失血性休克肠粘膜形态学与功能变化

         

摘要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粘膜屏障功能与形态学的变化.方法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以休克复苏后 0h、 1h、 3h、 6h、 12h、 24h时间段取回肠组织标本,通过光镜和电镜下进行肠粘膜的形态学改变的观察,包括组织学检查、肠粘膜及绒毛厚度测量、粘膜损伤指数评定;同时在肝门静脉血作内毒素测定及复苏后 1h、 3h、 6h的尿液作乳果糖 /甘露醇比值检测以分析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改变.结果肠粘膜损伤主要表现出凋亡、坏死的两种细胞死亡形式.复苏 0h组粘膜上皮就发生明显损伤改变, 1h进一步加重, 3h组出现修复现象, 6h部分空肠及回肠绒毛已修复, 12h时大部分肠粘膜结构基本恢复正常;内毒素和乳果糖 /甘露醇比值在 6h组达到高峰,仅 24h组才恢复正常.结论失血性休克缺血-再灌注后,肠粘膜屏障早期受累,表现为回肠粘膜细胞凋亡及坏死的两种损伤形式;肠粘膜具有强大的修复潜能;肠屏障功能的恢复滞后于形态学修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