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语文建设》 >《风筝》的第三层意思

《风筝》的第三层意思

         

摘要

鲁迅先生的《风筝》被选入多家中学语文教材,其中人教版《语文》教材将之编入以“亲情”为主题的单元,这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正如《野草》其他文章主题的隐晦和不易解读,《风筝》的主题也是多层次的。《风筝》是鲁迅“彷徨时期”的一篇散文,写于1925年1月,后来编入《野草》,于1927年由北新书局出版。文中“我”的“弟弟”“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出色的形象描绘给我们画出了一个天真可爱又令人同情的少年形象。为了这点欢乐,“弟弟”捡拾后院的枯竹,准备制造自己那欢乐的梦。“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闯了进去,“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由于“我”的长兄地位和“弟弟”的无力反抗,“弟弟”的风筝梦破灭了。对于“弟弟”当时的感受,“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中年以后,“我不幸偶而看了~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我感到了内疚,意识到当时的粗暴行为是对儿童天性的戕害,我的心因此而沉重地堕下去。几十年后,终于有了道歉的机会,我很希望得到弟弟的宽恕。“‘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听到弟弟的回答,“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