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汉字汉语研究》 >故事背后的波澜与玄机——《荆轲刺秦王》重读三得

故事背后的波澜与玄机——《荆轲刺秦王》重读三得

         

摘要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名篇,扣人心弦,常读常新。多次研读,愈觉文字背后波诡云谲,满目风雨。细细玩摩,竞读出了阳谋下的手腕、言语中的侠客风骨、作者的迎合之笔。现不揣浅陋分析如下:一、太子丹“阳谋”取人头,逢场作戏玩手腕燕国将遇灭顶之灾,太子丹除了施荆卿刺杀秦王之计外,别无他法,生死攸关之际,太子丹其实无路可走,且此计谋划至今,只等关键时一试定乾坤,留给太子丹的可打之牌只剩这一张,在此危急之时,依荆卿分析:“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也就是说,行刺之计的前提条件是取樊将军首,这一点太子丹是心知肚明的,且国之存亡大计不能因任何小因素受阻,没有什么比谋之多年的行刺大计更重要,在听荆卿之言后,其实太子丹已默认此计,但太子丹以不忍之由否定了荆卿之言,似乎是仁君慈主,通达人情:“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