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诸子学刊》 >尋索後“後現代”的儒家哲學方向

尋索後“後現代”的儒家哲學方向

         

摘要

cqvip:'後現代'這理念,一是具爾(Bell)從社會科學角度提出的所謂'後工業社會'(Post-industrial Society),一指現代以後的'後現代性'(Postmodernity),是哲學、藝術與文化角度所謂的'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指對現代文化加以批判和'解構'的文化運動。從中國哲學回應後現代主義,出路當是建立一'感通宇宙',强調多元並存的一切文化和思想之間,仍有感通,感通是一切和諧並存的條件,這使儒學為一切和諧溝立下基本條件。古今儒學的資源中一是朱熹思想,他説'心之所以為用,感而遂通者也'。心體寂然至善,其發用則開放感通,可在後現代尋索感通其他並行文化與思想之道,而為溝通立基礎。二是唐君毅,提出多元感通的本體論,而建立了一個感通的宇宙,這在唐先生則稱為'性情的形而上學'。三是成中英提出'本體—詮釋學','存在'與'方法'互動,及'知'與'行'的互動,構成了不斷開放和豐富化的過程,加上對先見的批判反省,及整體與部分兼重的理解,使任何不同思想和文化均有各自獨立性和多元性,但同時亦不同思想與文化立下溝通的基礎,以開放方式,攝入其他存有本體的思想,而建立'我—你'模式的相互理解,形成我與你的互相開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