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从“异化劳动”到“拜物教”批判的内在逻辑——兼及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新审视

从“异化劳动”到“拜物教”批判的内在逻辑——兼及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新审视

         

摘要

“异化”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是其思想发展的一条核心线索。早期马克思受到费尔巴哈“类”概念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两种思想资源的启发,从“类本质”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一依据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问题作了深刻批判,旨在实现人的理想性的“类本质”之复归。《资本论》时期,马克思仍然坚持对资本主义异化现象的价值批判,但其阐释模式与批判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马克思将价值批判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对“拜物教”的经济学批判,赋予了异化概念更深刻的意义。同时,马克思突破了将异化简单地等同于恶而予以否定的狭隘视野,赋予了异化概念辩证的历史内涵。在资本逻辑占主导地位的当今世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仍是我们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