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热带海洋学报》 >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地震反射特征和结构单元划分

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地震反射特征和结构单元划分

         

摘要

10.3969/j.issn.1009-5470.2012.03.004%  张裂大陆边缘和盆地主要通过岩石圈的伸展作用形成,被动大陆边缘岩石圈的减薄导致了岩浆的减压熔融,最终形成了洋壳和减薄的转换带.处理和分析了2010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2”号采集的南海北部地球物理调查的多道地震数据(MCS2010-1),总结了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的地震反射特征.转换带主要由北部裂陷期下沉区段,中部海山或埋藏海山隆起带和靠近海盆一侧的掀斜断块带组成.通过对比以前南海北部采集的反射地震数据和折射地震波速度模型,圈定了洋陆转换带的分布范围,洋陆转换带的宽度在南海东北部是225km,中部是160km,西北部是110km.依据零星的大于6级地震震中分布,揭示了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目前仍是一个地震构造活跃带.

著录项

  • 来源
    《热带海洋学报》 |2012年第3期|28-34|共7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海底地震;
  •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 洋陆转换带; 南海北部; 多道地震调查; 地震反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