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第三代双源CT主动脉血管成像不同扫描模式的升主动脉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比较研究

第三代双源CT主动脉血管成像不同扫描模式的升主动脉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比较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第三代双源CT的主动脉血管成像两种不同扫描方式的升主动脉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21年9月间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的怀疑有主动脉病变的82例患者进行随机(抽签法)分组,分为A、B两组,每组41例;分别使用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模式(A组)、非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模式(B组)行主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扫描,同时使用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调节功能以降低辐射剂量。两组的参考管电流均为174mAs,心电门控组参考管电压100kV,螺距3.2;非心电门控组参考管电压80kV,螺距1.9。对升主动脉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并将两组的主观评分、扫描长度、主动脉平均CT值、主动脉平均噪声、主动脉平均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_(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及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进行组间比较。结果A组的升主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为(1.05±0.22)分,低于B组的(1.59±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P<0.05);A组的ED为(1.79±0.46)mSv低于B组的(2.12±0.6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P=0.01);A组的CTD_(Ivol)为(1.76±0.43)mGy,低于B组的(2.21±0.77)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P<0.05);A组的DLP为(119.16±30.90)mGy·cm,低于B组的(147.87±53.52)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5);两组的主动脉平均CT值、主动脉平均噪声、主动脉平均SNR、扫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三代双源CT的两种主动脉血管成像扫描模式均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模式的升主动脉图像质量更佳,同时辐射剂量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