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人嗅黏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治疗作用与机制

人嗅黏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治疗作用与机制

         

摘要

[目的]研究人嗅黏膜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OMSC)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经鼻内镜局麻下取健康捐献者嗅区黏膜上皮,消化、传代后获取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第5代,进行干细胞表面分子鉴定、多向诱导分化及染色.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35-55)和百日咳毒素(PT)诱发C57小鼠EAE模型,记录小鼠神经功能评分(10分法).造模后第16天(发病高峰期)将已发病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经尾静脉OMSC和等体积PBS治疗.造模后第24天经内眦静脉取血,CBA法检测小鼠血浆IL-10、IL-17、IFN-γ、IL-6水平.取脊髓,HE和LFB染色观察损伤灶大小.取健康捐献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OMSC共培养,2 d后比较单独培养组和共培养组分泌IFN-γ的CD4+T淋巴细胞(Th1细胞)比例;加入IDO、COX抑制剂干预,观察2 d后各组Th1细胞比例.[结果]OMSC表面分子表达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性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MOG35-55及PT成功诱导EAE模型,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OMSC治疗后,治疗组小鼠发病严重程度较对照组减轻(P=0.002),且治疗组血清IFN-γ浓度低于对照组(P=0.032),IL-10、IL-17、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HE、LFB染色切片分别显示OMSC治疗组炎症因子浸润程度较对照组减轻,脱髓鞘区域范围也较对照组减小.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OMSC共培养2 d后,Th1细胞比例较淋巴细胞单独培养组降低(P=0.001).IDO抑制剂组Th1细胞比例高于共培养组(P=0.01),与单独培养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抑制剂组Th1细胞比例与共培养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OMSC可能通过IDO通路调控Th1淋巴细胞比例,从而抑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脱髓鞘损伤反应.本研究为临床治疗多发性硬化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