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成鱼肉质比较分析

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成鱼肉质比较分析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成鱼肌肉的质构特性和营养成分差异,为中华乌塘鳢品质鉴定、养殖技术改进和红树林生态品牌创建及推广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测定中华乌塘鳢野生群体、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和池塘养殖群体肌肉的质构特性、滴水损失率、冷冻渗出率、pH、胶原蛋白含量、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等指标,并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野生和生态养殖的中华乌塘鳢肌肉硬度、内聚性、胶黏性及胶原蛋白含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均显著高于池塘养殖中华乌塘鳢(P<0.05,下同);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肌肉弹性、咀嚼性和pH间存在显著差异,弹性和咀嚼性表现为生态养殖>野生>池塘养殖,pH表现为池塘养殖>生态养殖>野生;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肌肉滴水损失率和冷冻渗出率间无显著差异。常规营养成分中,池塘养殖群体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群体。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相同,均测出18种氨基酸和18种脂肪酸,含量也基本一致,但野生和生态养殖群体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n-3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群体。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比值(EAA/TAA)、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AA/NEAA)也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提出的理想模式,分别为42.67%~44.11%和89.07%~95.95%。【结论】中华乌塘鳢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特点,3种不同来源的中华乌塘鳢主要营养成分相似,但野生和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的中华乌塘鳢肌肉质构特性和保健价值优于池塘养殖中华乌塘鳢。

著录项

  • 来源
    《南方农业学报》 |2018年第10期|P.2047-2054|共8页
  • 作者单位

    [1]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北海536007;

    [2]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530004;

    [2]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530004;

    [1]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北海536007;

    [2]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530004;

    [1]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北海536007;

    [2]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530004;

    [3]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武汉430223;

    [3]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武汉430223;

    [1]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北海53600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其他;
  •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 野生; 肌肉品质; 质构特性; 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