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铁路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以1909-1937年间的平绥铁路为中心

铁路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以1909-1937年间的平绥铁路为中心

         

摘要

作为西北地区出现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平绥铁路的开通极大地改善了西北地区的交通格局,使西北地区与内地之间物资和信息交流的速度和范围得到极大提升和拓展;在交通便利条件下,出于对较好生存和发展环境的追求,广大辐射地区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人们的活动范围急剧扩展,内地及外国的商品在铁路沿线各地流通速度加快和流通数量急剧增加.同时,铁路开通后沿线各地经济的繁荣,也为人们改变原有生活方式提供了物质基础.京津等大城市的文明新风诸如服饰文化和新的生活方式也随着人口的流动、商品的流通源源不断地迅速传入沿线各地,与当地传统社会习俗在相互碰撞和冲突中逐渐吸收各自的优点而相互融合成新的文明模式.铁路对社会文明的传播与人们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共同推动人们的服饰、饮食、居住、出行以及婚姻礼俗诸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