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IABP应用时机对高危PCI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IABP应用时机对高危PCI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应用时机对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5月在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行IABP辅助的96例高危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ABP应用时机分为术前组(PCI前置入,n=56)和术后组(PCI后置入,n=40)。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冠心病类型、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及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CS)、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合并机械并发症、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 VA)等术前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 HR)及尿量。记录两组患者支架置入数、无复流现象(TIMI血流分级≤2级)率、IABP运转时间、IABP并发症、再次PCI率、院内病死率、术后30 d病死率等。分析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术前组糖尿病、高血脂比例、左前降支和左主干病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CS比例高于术后组(P0.05),术后1 d MAP、HR、尿量均有明显改善,但术前组改善程度大于术后组(P<0.05)。(3)术前组IABP运转时间、再次PCI率、院内及术后30 d病死率低于术后组(P<0.05)。(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CI后应用IABP是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对于高危PCI患者,接受术前IABP置入相比术后IABP置入有更好的近期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