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摆渡于传统文学与新文学间的“情感”之舟——1920年代梁启超的“情感”诗学

摆渡于传统文学与新文学间的“情感”之舟——1920年代梁启超的“情感”诗学

         

摘要

欧洲之行使梁启超认识到"情感"因素对于构成健全的现代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强调中国新文化建设要体现情感与理性的均衡发展。他回归"诗言志"的诗学传统,从情感的角度重新厘定文学的本质和功用。在此基础上,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学进行重新梳理和阐释,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抒情传统中的伟大诗人的情感品质和抒情方式给予了高度肯定,从而克服了自己早期褒扬西方文学而贬低中国文学的偏颇,将传统文学中的优秀成分视为新文学家的范本。以此,他校正了此前将新兴文学主要作为改造国民性的工具的认识,将新文学的建设指向了发扬光大国民性的方向。这与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流话语形成了差异和对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