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罕少疾病杂志》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对比分析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E)的发生特征和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降脂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从深圳市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上报的32068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E)报告中筛选出怀疑药品为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95例怀疑阿托伐他汀、43例怀疑瑞舒伐他汀所致的ADR/AE报告;阿托伐他汀发生ADR/AE以男性居多,瑞舒伐他汀女性发生ADR/AE的比例略高于男性,但两种药物发生ADR/AE最多的年龄段均为60~69岁;阿托伐他汀ADR/AE多发生在用药2~7d内(占比38.95%),瑞舒伐他汀ADR/AE多发生在用药1d内(占比37.21%);两种药品ADR/AE涉及系统-器官及不良反应表现多样化,其中阿托伐他汀ADR/AE以消化系统多见(46.63%),瑞舒伐他汀以皮肤及其附件系统多见(34.67%);对比于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严重的、新的严重的ADR/AE发生比例更高,分别为14.72%和4.91%;在ADR/AE发生类型中,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ADR/AE均多为一般(阿托伐他汀58.28%,瑞舒伐他汀64%),且治愈好转率高(阿托伐他汀92.63%,瑞舒伐他汀93.02%).结论 临床医生和药师在开始使用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汀1周内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特别是阿托伐他汀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和瑞舒伐他汀可能出现的皮肤及其附件系统相关不良反应,及时鉴别和干预,避免严重ADR/AE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