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心雕龙·颂赞》中的“颂”“诵”之辨

《文心雕龙·颂赞》中的“颂”“诵”之辨

         

摘要

秦汉之际,“颂”逐渐脱离宗教祭祀的诵词体系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之后更是成为了“风雅颂”之“颂”体的特称。“颂”的发展,并非是一种由简至繁的不断增义的过程,“容”、“诵”等释字也不应被看做是“颂”的本字。“颂”义流变应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被不断分解、代替的过程。“颂”本义所代表的崇高的政治性和神圣性,注定它只能被一步步拉下神坛。从唐代开始,“颂”与“诵”之义已混淆不分,但“颂”字仍被使用,而清代的传世文献中“颂”之本义几乎不存,以至于人们多以“诵”代“颂”、“颂诵本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