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旱地高产小麦品种籽粒含磷量差异与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关系

旱地高产小麦品种籽粒含磷量差异与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关系

         

摘要

[目的]研究旱地高产小麦品种籽粒含磷量差异,明确籽粒含磷量与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的关系,以期为旱地小麦科学施肥与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设置施肥(N 150 kg/hm2、P2O5100 kg/hm2)与不施肥两个处理,以123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3-2016年在渭北旱塬连续三年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旱地高产小麦品种籽粒含磷量差异与生物量累积、产量构成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关系. [结果]小麦籽粒产量每增加1000 kg/hm2,籽粒含磷量降低0.28 g/kg,两者呈显著负相关.高产品种的产量平均为6.9 t/hm2,品种间籽粒含磷量差异显著,介于2.5~3.7 g/kg,变幅为51.1%.高磷组和低磷组产量及构成要素差异均不显著,高磷组品种的籽粒含氮量显著高于低磷组,含钾量与低磷组无显著差异;高磷组的籽粒与营养器官氮磷吸收量均高于低磷组,向籽粒转移氮、磷的能力无显著差异,转移钾的能力却低于低磷组品种.施肥后,两组品种籽粒与营养器官氮、磷、钾吸收量均增加,高磷组品种的增幅高于低磷组;氮磷钾向籽粒转移的能力均降低,高磷组品种转移钾的能力降幅更大. [结论]高产小麦品种中,高磷品种的籽粒含氮量与氮吸收量也更高,对施肥的响应也更显著.施肥后,高磷组的生物量与营养器官氮磷钾吸收量增幅均高于低磷组的,而养分收获指数降幅更大.因此,在选育高产小麦时,应选择籽粒含磷量适中的品种并提高养分收获指数.在小麦生产中,也要依据籽粒含磷量的高低,调整施肥方案,同步提高籽粒含氮量,实现旱地小麦高产优质.

著录项

  •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年第3期|351-361|共11页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旱地; 小麦品种; 高产; 籽粒含磷量; 氮; 钾; 养分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