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董仲舒与武帝选官制度改革

董仲舒与武帝选官制度改革

         

摘要

科举制正式始于隋代,但开科取士的倡议早在汉初就被董仲舒所提出.《汉书》载,“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秦汉之际,世卿世禄的选官制度已难维持,从非卿非禄的市井底层选拔人才而充实官吏队伍成为一大趋势.汉武帝的三次册问都涉及如何选拔与使用天下人才的问题,董仲舒在应对中,主张“德教之官”是干部路线的基本要求.学校作为“贤士之所关”、“教化之本原”,既能为国家聚集贤才,又能垂范风俗,熏陶民人.董仲舒建议武帝兴办太学,延请明师,豢养翘楚,天下才俊垂手可得.他还批评郎官制度“以富訾,未必贤”.经董仲舒提议、武帝推行的察举制度一改周代以来“世卿世禄”的选人办法,突破门族、财富等外在条件的限制,而一律以才学、德行为基本要求,还照顾区域平衡与代表性.汉代察举的科目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与文学”、“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等.而“贤能为上”、“量材授官”、“录德定位”则是董仲舒察举选官思想的三个重要原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