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批判·构建·超越:论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的本真意蕴

批判·构建·超越:论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的本真意蕴

         

摘要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以其缜密的思维,辛辣的讽刺方式批判了拉萨尔对于分配方式与生产方式两者关系之间的倒置,澄清了关于拉萨尔"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铁的工资规律""劳动是财富的源泉"等一系列错误的言论.在对拉萨尔的反思性批判过程中,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重构了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第一个阶段按劳分配的正义观,这样以一种"劳动"作为标尺来进行分配的方式,不论是从主客体的视角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按劳分配都有其局限性.只有当社会条件成熟,物资极大丰富,阶级差别逐渐消失,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按劳分配原则才会被超越,最终为人类描绘迈向实质正义的道路.超越社会主义阶段,人类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分配方式的正义.因此,厘清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分配正义有利于确立合乎时代要求的正义观,以社会主义原则作为指导,根据国情及人民的要求制定出正确的方针和措施,构建具体的正义制度,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实现社会正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