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底部黑色岩系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机制——以鹿角剖面为例

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底部黑色岩系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机制——以鹿角剖面为例

         

摘要

为恢复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底部黑色岩系沉积环境,研究有机质富集机制,对重庆市彭水县鹿角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并测试有机碳质量分数、全岩X线衍射、微量元素、比表面和孔径分析等.结果表明:鹿角剖面下志留统底部黑色岩系属于中成岩阶段B期,古盐度在11.1‰~35.4‰之间,平均为21.4‰,整体上属于多盐水.样品中w(V)/w(Cr)在1.62~3.72之间,w(V)/w(V+ Ni)主体在0.80左右,并结合黑色岩系中V、Ni、Cu的富集程度与总有机碳质量分数的良好正相关性,说明沉积环境处于水体呈弱分层的缺氧环境.随着深度变浅沉积环境由次还原向次氧化、氧化过渡.上升洋流导致古生产力提高,到志留纪时期全球气候变暖,上升洋流随之减弱,古生产力也随之逐渐降低.高古生产力是有机质富集的首要条件,高水体盐度、缺氧环境是有机质保存的理想环境.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岩石的BET比表面和总孔体积呈良好的正相关性,说明沉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岩石的储集物性,从而影响页岩气的赋存空间.

著录项

  •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51-60|共10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E121.11;
  •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有机质富集; 黑色岩系; 下志留统; 鹿角剖面; 渝东南地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