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医学》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及评价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及评价

         

摘要

@@ 1 引言rn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深静脉出现血凝块,而且多在静脉瓣膜上扩展,最后形成完全阻塞.在发病早期,由于血凝块尚未与静脉内壁发生粘连,其可脱落漂流至肺部,引发急性肺栓塞,可致患者死亡.DVT的原因主要有:静脉血流缓慢、血液呈异常高凝状态和静脉壁损伤.临床上DVT多见于手术后长期卧床休息的患者.急性DVT的典型症状为一侧下肢急剧肿胀,腘窝、腹股沟处疼痛、活动障碍,腓肠肌触痛,霍曼斯(Homans)征阳性.严重者可见皮肤肿胀、发亮rn称为“白肿”.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或发病已久,则转化为慢性DVT,并将出现一系列下肢的后遗症,如下肢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皮肤溃疡等.对DVT的治疗主要是溶栓而不是手术取栓,因为手术更易造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目前认为在发病3日内予抗凝加溶栓治疗疗效最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