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军医学杂志》 >半胱氨酸蛋白酶参与调节ephrinBs/EphBs信号通路活化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

半胱氨酸蛋白酶参与调节ephrinBs/EphBs信号通路活化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小鼠鞘内注射酪氨酸激酶受体EphB1及其配体ephrinB2-Fc对其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的作用及对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36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生理盐水组(Sham+ NS,n=6)、假手术+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1组(Sham+ EphB1,n=6)、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生理盐水组(CCI+ NS,n=12)以及CCI+ EphB1组(n=12),于制模前1d及制模后1、3、5、7、14 d时测定各组小鼠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并于第5天将CCI+ NS和CCI+ EphB1组中的6只小鼠处死,取L4-5段脊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caspase-3阳性细胞数的含量.另取昆明小鼠24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鞘内注射5μl NS)、ephrinB2-Fc 0.1 μg组(注射浓度0.02g/L,体积5 μl)、ephnnB2-Fc0.5μg组(注射浓度0.1 g/L,体积5μl).于给药前3h和给药后3、6、9、12、24、48 h测定各组小鼠MWT和TWL,术后48 h取L4-5段脊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脊髓中caspase-3阳性细胞数的含量.结果 在CCI模型中,与Sham + NS和Sham+ EphB1比较,CCI+ EphB1与CCI+ NS组术后第1、3、5、7 dMWT及术后第3、5、7 dTWL疼痛阈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 NS相比,CCI+ EphB1组MWT和TWL显著提高,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NS对照组相比,ephrinB2-Fc 0.1 μg、0.5 μg组MWT和TWL显著降低,caspase-3阳性细胞数的含量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浓度越高痛阈值越低,阳性细胞数越多.结论 鞘内注射ephrinB2-Fc、EphB1可分别引起小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升高和降低,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aspase-3表达变化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