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心理学视阈下的村上春树文学——“偶然”“箱庭”与心理治愈

心理学视阈下的村上春树文学——“偶然”“箱庭”与心理治愈

         

摘要

村上春树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尝试将心理学上的创伤、治愈与文学叙事结合起来,其作品体现了“心理治疗过程的语言化、大众化”。村上文学注重治愈过程中的“偶然”及其心理学作用。短篇小说集《东京奇谭集》有《哈纳莱伊湾》一篇,女主人公幸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在一切正常而理性的背后,出现了心理创伤。村上借鉴临床心理学的箱庭疗法,将夏威夷哈纳莱伊湾的海滩作为巨大的沙箱,为读者演示了村上式心理治疗法。心理疾患的治愈需要漫长的时间,也需要经历不可思议的“偶然”。村上指出,重要的是内心的执着,如果有“强烈求取”的心情,“偶然”会作为一种信息浮现在视野中,有助于心理创伤的恢复和治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