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外展时下盂肱韧带长度变化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外展时下盂肱韧带长度变化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应用MRI和3D软件,分析正常人体肩关节外展时下盂肱韧带前束(AIGHL)、腋囊(axillary pouch)及下盂肱韧带后束(PIGHL)的长度变化.方法:MRI扫描14例健康男性自愿者的右侧肩关节.每人共扫描7个等角度的外展位置(0°、30°、60°、90°、120°、150°和180°).所得MRI影像资料经图像分割、体素图形配准技术,确定各韧带起止点位置并构建3D模型.用软件计算各韧带在不同外展位置时的长度变化.结果:与其他外展角度比较.AIGHL在外展120°时达到最大长度(54.5 mm±3.0 mm)(P<0.05),此时其位于盂肱关节的正前方;与其他外展角度比较,腋囊和PIGHL在外展180°时达到最大长度(54.5 mm±3.0 mm,50.6 mm±3.1 mm)(P<0.05),此时它们分别位于盂肱关节的前方和下方.结论:正常人体肩关节外展过程中,AIGHL在120°时起到了主要的前方稳定作用.外展180°时,腋囊维持着盂肱关节前方的稳定,同时PIGHL维持着下方的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