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明清雹灾、冰雪、地震与瘟疫等关联书写及多神观念

明清雹灾、冰雪、地震与瘟疫等关联书写及多神观念

         

摘要

明清灾害书写,注意到灾害间联系中的失察、误判,影响到御灾、赈灾不当、不及时、不作为,拓展出一个御灾新视野。雹灾多在水灾前,带来洪灾;冰雹载录多突出降雹砸伤人畜禾稼,忽视所挟低温;雹灾还可能是旱灾前兆。大风、尘霾与雹灾前后叠加,有时被看作社会动荡征兆,而雹灾可能引发风灾与环境污染。冰雪加剧兽灾,瘟疫引发疫戾之气。一是地震引发地下水的上涌或异常,常有怪异动物——蛟龙趁机兴妖作怪。二是数灾并发时,辟灾救民之神随之涌现,体现出民间神祇的实用性功能,缓解灾情压力。三是次生灾害载录往往补充了告灾记录,提醒人们对灾害认知不足。四是民间多神观念,威慑、约束着人们在天神监督下行事,这有利于灾民教化、有利于救灾度过灾害风险期。五是与地震直截了当的崩塌破坏不同,严寒、冰雪遮蔽山区道路等危险和恐惧,也带来对雪神滕六等信仰的强化。几种灾害(次生灾)叠加出现,对被灾者常常是毁灭性打击,令人丧失重建家园的信心与能力。将非常态的灾害视为生态运行的组成部分,与灾害始终同行,是理性且有意义的生存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