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后工业哥特/诗意与“慢电影”——蔡明亮电影《郊游》中的废墟意象

后工业哥特/诗意与“慢电影”——蔡明亮电影《郊游》中的废墟意象

         

摘要

本文旨在以台湾导演蔡明亮电影《郊游》(2013)为例,探讨当今西方学界关注的"慢电影"与都市"废墟"美学及文化的关联,涉及空间(如城市、建筑、自然景观等)、身体与影像的多重交迭,论述"展现"(presentation)与"再现"(representation)、有形与无形、可见与不可见、实体的/物质的与精神的或虚拟的、及物与人之间的复杂纠葛、流动与彼此作用。边缘、底层人的处境通常被掩藏和遗忘,各类特权阶层的光鲜生活总被通俗媒体强调、宣传和钦羡。"废墟"空间对都市规划的反抗性,在《郊游》中被刻意强调,然又因人物状态的倦怠而削弱。无论如何,"慢电影"成为保存都市"慢废墟"的重要媒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