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电镜下两种嗜尸性蝇卵表面超微结构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

电镜下两种嗜尸性蝇卵表面超微结构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

         

摘要

目的:扫描电镜观察两种嗜尸性蝇卵表面的超微结构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为法医学推断死后间隔时间(PIM)提供昆虫学依据。方法: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成虫产卵开始记为0 h,大头金蝇卵每隔2 h收集一次,巨尾阿丽蝇卵每隔4 h收集一次,直至有幼虫孵出,用扫描电镜观察两种蝇卵形态及不同发育时期蝇卵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大头金蝇卵特点为中区终止包绕卵孔的方式为分叉型的,整体呈"Y"字形,中区以外绒毛膜光滑,垂柱之间时有融合,卵孔一端在0~4 h变化不明显,略向外突出,卵孔周围光滑,6 h卵孔开始凹陷、皱缩,8 h凹陷明显,9 h已发育为幼虫;巨尾阿丽蝇卵特点为在中区以外绒毛膜为菱形的网状结构,垂柱分散,端部呈球形,少数并接,卵孔一端在0~4 h变化不明显,卵孔周围不规则突起,发育8 h卵孔周围变光滑,圆形卵孔可见,发育12 h卵孔消失,所在部位开始皱缩,发育16 h卵孔周围皱缩明显,18 h已发育为幼虫。结论:观察不同发育时期大头金蝇卵与巨尾阿丽蝇卵表面超微结构,可为法医学推断PIM提供昆虫形态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