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差异及其成因——一条反思中日近现代化不同命运的路径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差异及其成因——一条反思中日近现代化不同命运的路径

         

摘要

19世纪中日两国近现代化转型关口提出的"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两种指导思想,结构看似相同,其实潜藏着"体"有形而"魂"无状、"用"依体而"才"自立、"中体与西用割裂"而"和魂与洋才互通"这三点隐而不显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差异背后的历史文化成因,又能找到"汉化异族"与"和魂汉才"的经历、"科举制"与"贡举制"的影响、"西学中源"与"西学世源"的思想、"超越文化"与"现实文化"及"圣人文化"与"人神文化"这五点关键因素,它们共同决定了近代中日走向不同的道路的必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