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五台山-恒山一带金、银多金属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成矿模型

五台山-恒山一带金、银多金属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成矿模型

         

摘要

通过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五台山-恒山一带金、银多金属矿床的硫源均来自深源;铅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地壳及地幔,但绿岩型金矿铅同位素变化较大,而燕山期次火山岩型金、银多金属矿床铅同位素较为集中;运移形成矿物的水源也有所不同,前者是以变质水为主(δ18OH2O1.34%~12.55%,δD-22.287%~-177.36%),后者则是以岩浆水及天水混合为主(δ18OH2O多在-18.6‰~+10.05‰,δD-68‰~-110‰);碳氧同位素组成也揭示了前者以变质作用为主(δ13C(PDB)-1.25‰~1.37‰,δ18O(SMOW)11.4%~16.5%),后者与花岗斑岩侵入有关(δ13C(PDB)为-4.0‰~-9.2‰,δ18O(SMOW)3.5‰~9.6‰);两类矿床的锶同位素比值,也反映了与成矿作用有着密切关系的太古宙斜长角闪岩和燕山中期花岗斑岩均是壳幔混合产物,故可视为两类矿床有着内在成因联系;钐-钕同位素组成不仅获得相同结论,而且从εNd(0)和fSm/Nd均是负值,推测属大陆地壳岩石,可能为O-C型绿岩地体的成矿背景,从而建立了五台热幔柱构造的成矿模型,试图指导找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