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产学报》 >人工诱导花鳗鲡成熟过程中卵巢内6种性类固醇激素的含量及变化

人工诱导花鳗鲡成熟过程中卵巢内6种性类固醇激素的含量及变化

         

摘要

为分析成年花鳗鲡经多次注射鲤鱼脑垂体(carp pituitary extract,CPE,每周12 mg/k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每周300 IU/kg)后,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6种性类固醇激素的含量及变化,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联用方法对花鳗鲡性腺内这6种类固醇激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睾酮(testosterone,T)、孕酮(progesterone,P)、雌二醇(estradiol-17β,E2)、雌三醇(estriol,E3)、17α,20β-二羟基-4-孕烯-3-酮(17α,20β-dihydroxy-4-pregnen-3-one,DHP)、17α-羟基孕酮(17 α-hydroxyprogesterone,17 α-OHP)在xBridge C18色谱柱上得到良好分离,在0~200 ng/m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测限为0.1~0.5 ng/g,回收率为89.00% ~94.83%,相对标准差均小于20%;注射外源激素后,6种性类固醇激素在花鳗鲡卵巢中的含量及变化情况如下:第2次注射后,T、P、E2、E3、DHP、17α-OHP的含量分别为(0.27±0.05)、(0.64±0.05)、0、(1.17±0.19)、0、0 ng/g;第9次注射后,T、P、E2、E3、DHP、17α-OHP的含量分别为(0.73±0.13)、(1.28±0.38)、(1.27±0.27)、(0.83±0.14)、(1.50±0.59)、(0.43±0.25) ng/g;第16次注射后,T、P、E2、E3、DHP、17α-OHP的含量分别为(1.17±0.14)、(2.23±0.51)、(5.59±0.96)、(2.46±0.70)、(2.29±0.65)、(4.56±0.74) ng/g.对照组中均未检测到雌二醇和雌三醇.研究表明,雌二醇和雌三醇是花鳗鲡性腺发育的关键因素;随着性腺发育,花鳗鲡卵巢中6种性类固醇激素的含量整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UPLC/MS/MS法能同时定量测定这6种性类固醇激素,具有灵敏、高回收率、稳定的优势.

著录项

  • 来源
    《水产学报》 |2015年第9期|1341-1349|共9页
  •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宁波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浙江宁波315012;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宁波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浙江宁波315012;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产动物学;
  • 关键词

    花鳗鲡;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卵巢; 类固醇激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