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单相与双相抑郁症患者童年虐待、认知偏差及认知情绪调节的比较

单相与双相抑郁症患者童年虐待、认知偏差及认知情绪调节的比较

         

摘要

目的:探讨单相与双相抑郁症患者在童年虐待经历、认知偏差、认知情绪调节方面的差别.方法: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功能失调性认知态度问卷(DAS)、儿童期受虐经历问卷(CTQ-SF)对83例发作期双相抑郁障碍患者、76例发作期单相抑郁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双相抑郁组CTQ-SF总分[(41.34±5.92) vs.(38.28±7.90)]及躯体虐待[(6.81±1.93)vs.(6.08±1.80)]、性虐待因子[(6.35±1.49)vs.(5.42±0.94)]分均显著高于单相抑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2.78、2.45、4.66;P<0.05或P<0.01).双相抑郁组DAS强制性因子[(22.12±3.55)vs.(20.82±4.51)]、依赖性因子[(22.43±5.20)vs.(19.87±5.18)]、自主性态度因子分[(24.63±7.24)vs.(22.41±5.95)]及CERQ-C自我责难[(14.24±2.47)vs(13.43±2.42)]、接受因子分[(13.98±3.66)vs (12.82±2.94)]显著高于单相抑郁组,而认知哲学因子分[(16.47±5.42)vs.(18.45±4.00)]低于单相抑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2.04、3.11、2.10、-2.60,P<0.05或P<0.01). 结论:双相抑郁较单相抑郁症患者可能具有更多的童年虐待经历,更为严重的功能失调性认知态度与认知情绪调节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