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矫形固定术治疗青少年休门氏脊柱后凸畸形疗效分析

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矫形固定术治疗青少年休门氏脊柱后凸畸形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评价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矫形固定术治疗青少年休门氏脊柱后凸畸形(scheuerman's disease,SK)的手术效果及对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18例青少年SK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11~15岁,平均(13.2±1.9)岁.所有患者接受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矫形固定手术,随访时间至少24个月.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对比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全脊柱最大后凸角(global kyphosis,GK)、近端交界角(proximal junctional angle,PJA)、远端交界角(distal junctional angle,DJA)、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以及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的变化.结果 随访24~70个月,平均(38.10±15.32)个月;Ponte截骨节段为6~9个,平均(7.4±1.1)个;术后即刻GK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由术前的(78.3±10.6).下降至术后即刻的(32.3±8.4)°,术后即刻矫正率达58.7%,末次随访时为(34.1±6.2)°,与术后即刻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即刻TK、LL较术前降低(P<0.05),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JA、DJA、SVA及骨盆矢状位参数(PI、PT、SS),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矫形手术对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无明显影响.随访过程中未见近端交界性后凸、远端交界性后凸,无内固定失败、感染和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后路多节段Ponte截骨矫形固定术治疗青少年SK安全、有效,至少2年随访结果是满意的,此类手术并不影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