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麻醉学杂志》 >手术体积描计指数联合熵指数监测对关节镜肩袖修补术中循环及早期转归的影响

手术体积描计指数联合熵指数监测对关节镜肩袖修补术中循环及早期转归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体积描计指数(SPI)联合熵指数麻醉深度监测对关节镜肩袖修补患者术中循环及早期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关节镜肩袖修补手术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18~65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标准组(S组)和多模式组(M组),每组30例.S组术中采用常规监测;M组在S组的基础上联合SPI和熵指数监测[以状态熵(SE)为主要监测参数].记录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和调控次数.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10 s(T2)、插管完成时(T3)、切皮时(T4)、缝皮时(T5)和拔管时(T6)M组SPI、SE值和两组HR、MAP.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术后6 h(T7)、12 h(T8)、24 h(T9)、48 h(T10)、1周(T11)及1个月(T12)的加州大学肩关节(UCLA)评分和NRS评分.记录术中知晓、苏醒延迟、术后躁动、术后喉痉挛、术后寒颤、术后恶心呕吐和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1时比较,T2—T6时M组SPI和SE值明显降低(P<0.01);T2、T5时两组HR明显减慢(P<0.05),T3时两组HR明显增快(P<0.05),T6时S组HR明显增快(P<0.05);T2、T4、T5时两组MAP明显降低(P<0.05),T3时S组MAP明显升高(P<0.05).与S组比较,M组T2时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T3、T6时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T5时MAP明显升高(P<0.05);M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1),调控次数明显增加(P<0.01),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T9—T10时M组UCLA评分明显升高(P<0.01),T9—T11时M组NR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PI联合熵指数能有效监测全麻镇痛和镇静深度,利于指导术中用药,促进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早期康复,不增加并发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