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川中安岳气田灯影组气藏构造演化特征及控藏机制

川中安岳气田灯影组气藏构造演化特征及控藏机制

         

摘要

研究四川盆地中部安岳气田震旦系灯影组气藏构造演化特征及气藏的控制作用,探讨成藏规律.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以及四川盆地大格架二维地震资料,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平衡剖面技术和地质建模技术,分析构造演化过程,探索川中地区西部主动拉张裂谷形成机制,建立储层地质模型,总结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桐湾Ⅰ幕与桐湾Ⅱ幕构造运动形成了2期贯穿南北的大型主动拉张裂谷,2期裂谷形成的时期不同,空间上独立.主动拉张裂谷形成机制为“先抬升剥蚀,后拉张下陷”,具有两幕性.主动拉张构造演化过程形成了灯二段与灯四段2套储层,每套储层的岩溶又分为抬升剥蚀和拉张下陷后暴露风化剥蚀2个阶段.在2个不同岩溶阶段中,岩溶中心从早期的西部迁移至晚期的东南部,且靠近裂谷的台缘带始终为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在气藏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高石梯古隆起以及磨溪-龙女寺长轴古隆起2处有利古构造,并始终保持着继承性发展,且主动裂谷内的烃源岩在气藏西边界形成了岩性封堵,两者共同控制着有利的成藏聚集条件,最终高石梯古隆起发展为最高古构造,为最有利油气聚集中心.桐湾运动的2幕主动拉张作用是形成灯二段与灯四段2套独立气藏的关键因素,台缘带为储层发育有利区,商石梯地区为油气聚集有利区.

著录项

  •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6期|698-708|共11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5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5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5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5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5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5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5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5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E122.31;
  • 关键词

    安岳气田; 灯影组; 构造演化; 气藏; 主动拉张裂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