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报》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摘要

为提高凉山州致洪暴雨的预报水平,利用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FY-2G卫星的TBB资料、西昌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以及NCEP和ECMWF的再分析资料,从天气学角度对2020年6月26日夜间发生在凉山州北部的一次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中层的短波槽和低层具有气旋性曲度的偏南气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低层偏南风与中尺度低涡后部的东北风形成的中尺度切变线支持了MCC的发展,是强降水发生的主要动力来源;雷达回波表现出显著的逆风区和“列车效应”特征;低层显著的水汽辐合配合深厚的上升运动,以及降水前低层的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都有利于暴雨的发生。通过对“6·26”暴雨的分析为凉山州致洪暴雨的预报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