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日本观念对初期中国“纯诗”的塑造

日本观念对初期中国“纯诗”的塑造

         

摘要

20世纪20年代中期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倡导的"纯诗"及实践,不单纯是引入马拉美象征主义诗学的"欧化"结果,而是西方象征诗学和日本辰野隆的心灵愉悦理论"合力"促成的。穆木天、王独清强调将诗与散文的世界分开,要有大的暗示能,即来自穆木天的指导教师辰野隆的"激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诗歌的物哀情调和日本的异域体验、艺术观念密切相关,他们诗歌的色音追求也源于日本文化的制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