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校园心理》 >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自我表达的干预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自我表达的干预研究

         

摘要

cqvip:自我表达作为自我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自20世纪末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大多学者在自我范畴内对自我表达进行研究,认为自我表达是一种反映自身思想与观点的行为[1]。彭洋洋[2]结合我国初中生实际做出自我表达的操作定义,即中学生通过行为、言语、情绪等方式表达关于自己的身体、学业、社交及情绪状况的过程。自我表达具有社会交往性,有助于促进社会交流,管理人际关系。然而,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具有心理敏感性强、易羞怯等心理特质,往往不善于自我表达。从影响自我表达的因素来看,部分学者肯定了群体交往与同伴活动对自我表达促进作用;近年来,表达性艺术疗法和社交网络媒体等多元化、现代化的因素使大众有了更多表达的兴趣和表达方向,有助于提升身体、情感、社会和心理的健康。

著录项

  • 来源
    《校园心理》 |2020年第6期|559-561|共3页
  • 作者单位

    273165 曲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273165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73165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