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干旱气象》 >黑龙江省夏季降水非均匀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黑龙江省夏季降水非均匀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

降水时空分布的非均匀性,易导致旱涝灾害的形成。全球变暖背景下降水时空分布格局变化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探讨区域降水的非均匀性特征,对粮食安全、防汛抗旱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51—2020年黑龙江夏季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对比筛选常用的降水集中期和集中度计算方法,结合相关分析、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探究黑龙江夏季降水非均匀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气候态上,黑龙江夏季降水集中期西南部偏早、东北部偏晚,最早在松嫩平原腹地(7月6—20日),最晚在三江平原腹地(8月10—25日);夏季降水集中度西部大而中北部、西北部和东南缘小,最小在小兴安岭与三江平原过渡地带,最大在松嫩平原腹地。集中期偏早,集中度易偏大,在强降水早发区夏季降水易前期偏多、后期偏少。黑龙江夏季降水集中期和集中度年际尺度振荡明显,以2.0~4.0 a周期为主,整体无显著变化趋势。夏季降水集中期和集中度受前期、同期大气环流和海温影响明显,整体上夏季降水集中期与5月北美区极涡面积指数显著正相关,而与5月850 hPa西太平洋信风指数和8月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指数显著负相关;夏季降水集中度与夏季850 hPa中太平洋信风指数显著正相关,而与6月北非—北大西洋—北美副高脊线位置指数、7月东部型ENSO指数显著负相关,但不同气候指数显著相关区域存在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