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空气曝气技术修复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的影响因素

空气曝气技术修复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的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研究空气曝气(AS)技术修复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二甲苯和萘作为典型的石油烃污染物,砾砂、粗砂和中砂作为模拟含水层介质,通过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下(如曝气量、介质渗透性、曝气方式)空气曝气技术对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结果]曝气量和介质渗透性对AS的修复效果有较大影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随着曝气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曝气量超过300 ml/min,污染物的去除率不再随曝气量的增加而增加;介质渗透性越强,污染物的去除率越高.对于渗透系数较小的中砂,间歇曝气较连续曝气效果好;对于砾砂和粗砂,2种曝气方式效果相仿.AS在去除污染物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拖尾现象.污染物萘不适合采用AS技术去除.[结论]该研究可为AS技术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著录项

  •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第34期|12222-12224|共3页
  • 作者单位

    吉林建筑大学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吉林长春130118;

    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吉林长春130021;

    中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吉林吉林132000;

    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吉林长春130021;

    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吉林长春13002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地下水;
  • 关键词

    空气曝气; 石油污染; 地下水; 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