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降雨事件对不同流域背景河流DOM组成及入海通量的影响

降雨事件对不同流域背景河流DOM组成及入海通量的影响

         

摘要

通过调查2014年7月“麦德姆”台风影响期间福建九龙江北溪(流域以林地为主)和西溪(农业流域和城市背景)下游定点站DOM的时间序列,测定样品的DOC含量及其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以评估不同流域背景对河流DOM动力学降雨响应的差异性,并为流域-河口系统的一体化管理提供重要参考。降雨期间,两条河流DOC浓度、吸收系数aCDOM(350)以及总荧光强度均随径流量升高而增大,并在水位下降期持续增加,且西溪增加量明显高于北溪,说明受人类活动扰动大的流域河流有机质对暴雨事件的响应更为灵敏;北溪和西溪的SUVA254分别显示出增大和减小的相反变化趋势,表明林地背景的流域主要冲刷芳香度高的DOM到河流,农业和城市背景则相反;降雨期西溪对九龙江DOM入海通量的贡献率高于北溪,与基流期北溪贡献率占主导恰巧相反,这种碳通量的逆转表明暴雨事件会放大人类活动对下游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

著录项

  • 来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年第4期|737-744|共8页
  •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

    厦门 361005;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

    厦门 361005;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

    厦门 361005;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

    厦门 361005;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

    厦门 361005;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

    厦门 36100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河流;
  • 关键词

    暴雨事件; 流域背景; 溶解有机质; 吸收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碳通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