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吉林医学》 >术中不同物理预防措施联合应用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术中不同物理预防措施联合应用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联合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及梯度压力弹力袜(GCS)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和股静脉管径、股静脉流速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CS组、IPC组与联合组各40例。GCS组:患者术中穿戴相应规格的GCS;IPC组:患者术中使用IPC直至手术结束;联合组:患者术中联合使用IPC及GCS。术后3 d对所有患者进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术后3 d内的DVT发生率;术前24 h、术后12 h、术后24 h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股静脉管径及股静脉流速;术前24 h、手术开始2 h、术后24h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并监测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结果:术后3 d内,GCS组发生DVT 3例(7.5%),IPC组发生DVT 2例(5.0%),联合组发生DVT 1例(2.5%),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6,P=0.532);术后12 h及术后24 h,三组股静脉管径及股静脉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股静脉管径及股静脉流速大于GCS组和I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2 h及术后24 h,三组FIB及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FIB及D-二聚体低于GCS组和I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术中联合使用IPC及GCS可有效预防术后DVT形成,促进静脉回流,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