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灾害研究》 >养殖大海马烂皮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养殖大海马烂皮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摘要

2019年6月,浙江某养殖场发生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批量死亡现象,为探明大海马的发病原因,对患病大海马进行了细菌分离,并获得了2株细菌,编号为HM190601和HM190606.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分子鉴定,确定菌株HM190601为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菌株HM190606为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菌株HM190601具有vvhA、vvpE、pilA、Wza、vvpE、rtxA、ctxA、toxR、tcpA等毒力因子,菌株HM190606具有pilA、Wza、vvpE、rtxA、ctxA、hlyA等毒力因子.溶血性和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菌株HM190601和HM190606均呈β溶血,LD50分别为1.41×105 CFU/g和9.82×102 CFU/g,对大海马具有强致病性.带菌糠虾投喂试验显示,2菌株都可通过大海马肠道感染进入体内,并引起大海马肝肾等组织病变和皮肤溃烂,但要出现典型症状病程,至少需要7 d以上的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