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淮法治》 >骗取扶贫补贴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骗取扶贫补贴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摘要

cqvip:【基本案情】为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地方政府出台补贴措施鼓励贫困户通过就业参加劳动脱贫致富,并对吸收贫困户的扶贫基地(即贫困户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用工单位)实施奖励,也就是说实行双向奖励,既奖补贫困人员,也补贴吸纳贫困户就业的用工单位。段某是某贫困县的一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某公司的法人代表。段某觉得挣钱的机会来了,遂利用担任村委会主任接触贫困户的便利,与未实际在其公司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签定虚假的劳务合同,然后向国家申报奖补资金,共套取国家扶贫资金8万余元。

著录项

  • 来源
    《江淮法治》 |2020年第19期|59|共1页
  • 作者

    吴影飞;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