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汉江学术》 >辩名、墨以申礼义之道——对荀子政治思想之名学维度的考察

辩名、墨以申礼义之道——对荀子政治思想之名学维度的考察

         

摘要

战国晚期荀子对同时代的名家和墨家提出了激烈批评。他将陈仲、史艏与公孙龙、惠施归为一类,前者好义高行异于常人,后者擅长怪异难辩之论。二者之行为与思想有“不知止”之蔽,对治他们的办法是止于儒家的礼义之道。墨子非礼乐而尚俭约,墨家一派的宋钎则提出“见侮不辱”、“人之情欲寡”等以支持其非战主张。荀子指出二者的错误在于不知人之性情。人之欲本多,斗起于恶而非辱,礼乐在人性中有深厚的基础。墨子、宋子之说有悖于人情而不能实行。名家和墨家的理论从根本上与荀子的政治主张不合,无益于强调尊卑贵贱之差别的礼义之道的施行。荀子通过驳斥他们的看法以建立自己的名学理论,指出制名与用名的目的是使人获知和践行治理群生的礼义之道.他期望阐明作为“治之经理”的儒家之道以改造当时混乱的政治现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