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营养控制状态评分对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老年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营养控制状态评分对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老年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营养控制状态(CONUT)评分对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老年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初治DLBCL老年患者(≥60岁)为研究对象。患者中位年龄为66岁(60~83岁);男性患者为75例,女性为5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前的血清白蛋白值、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淋巴细胞(Lym)计数计算CONUT评分,采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CONUT评分对患者生存结局预测的最佳临界值,并且根据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低CONUT评分组。组间年龄、B症状、Ann Arbor分期等不同临床特征的构成比比较,采用 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总体生存(OS)曲线,并且计算其3年OS率。采用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本研究DLBCL老年患者OS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通过ROC曲线确定CONUT评分预测DLBCL老年患者生存结局的最佳临界值为3.5分,其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60.0%,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5 (95% CI:0.614~0.795)。②根据CONUT评分的最佳临界值,将129例患者分为高CONUT评分( n=78,CONUT评分≥3.5分)和低CONUT评分组( n=51,CONUT评分<3.5分),2组患者的年龄、B症状、Ann Arbor分期、化疗前血红蛋白(Hb)值、化疗前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575、7.382、15.656、15.530、7.696、17.808, P=0.032、0.007、<0.001、< 0.001、0.006、<0.001)。③对可能影响本研究129例DLBCL老年患者OS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伴B症状、Ann Arbor分期、化疗前Hb值、化疗前血清LDH水平、化疗前血清β 2-微球蛋白(MG)、化疗方案是否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化疗疗程数、IPI危险度分层及CONUT评分为DLBCL老年患者3年OS率的影响因素( χ2=6.229、6.690、5.037、8.937、13.588、11.174、4.806、15.787、12.491、13.838, P=0.013、0.010、0.025、0.003、<0.001、0.001、0.028、<0.001、0.006、<0.001)。④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ONUT评分≥3.5分( HR=2.26,95% CI:1.23~4.14, P=0.009),化疗疗程为2~5个( HR=2.89,95% CI:1.60~5.21, P<0.001)及化疗前血清LDH水平≥250 U/L( HR=2.44,95% CI:1.23~4.59, P=0.006)为影响DLBCL老年患者O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CONUT评分是影响初治DLBCL老年患者OS率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可根据CONUT评分识别营养不良的DLBCL老年患者,并且对其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