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南医学研究》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PLR预测其左心房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PLR预测其左心房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LA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评价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NVAF患者LAT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华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16例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左心房是否有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n=30)和非血栓组(n=86).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NVAF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LR预测NVAF患者LAT形成的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相比,血栓组患者心房颤动病程长于非血栓组(P0.05);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方面相比,血栓组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和PLR水平高于非血栓组(P0.05);超声心动图指标方面相比,血栓组左心房内径(LAD)长于非血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方程显示,心房颤动病程(OR=1.381,95%CI:1.081~1.765,P<0.05)、CRP(OR=2.113,95%CI:1.152~3.875,P<0.05)、LAD(OR=1.147,95%CI:1.005~1.308,P<0.05)和PLR(OR=1.025,95%CI:1.004~1.047,P<0.05)是NVAF患者LA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INR(OR=0.233,95%CI:0.087~0.622,P<0.05)是NVAF患者LAT形成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R预测LAT形成的曲线下面积为0.653(95%CI:0.559~0.739,P<0.05).结论 PLR、心房颤动病程、CRP和LAD是NVAF患者LA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INR是NVAF患者LAT形成的独立保护因素,较高的PLR与NVAF患者的LAT形成密切相关,临床护理工作中可将PLR视作一种LAT形成的预测因子.

著录项

  • 来源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第24期|4430-4433|共4页
  • 作者单位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 心血管内科 河南 郑州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 心血管内科 河南 郑州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 心血管内科 河南 郑州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 心血管内科 河南 郑州 45000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血栓形成;
  •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炎症反应;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