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南医学》 >中西药联用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中西药联用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药联合干预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CBM、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网络数据库中有关中西药联合干预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1年4月,检索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进行筛选并采用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文献中的RCT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药联合干预治疗,运用RevMan 5.3 Meta分析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的有效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证候疗效、证候积分、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乙肝病毒基因(HBV-DNA)转阴率各方面情况。结果共筛选纳入16篇RCT文献,共1402例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Meta分析各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R=1.27,95%CI:1.19~1.35,P<0.00001),治疗组在降低患者肝功能指标ALT(WMD=-0.98,95%CI:-1.24~-0.72,P<0.00001)、TBIL(WMD=-1.19,95%CI:-1.83~-0.56,P=0.0002)、AST(WMD=-1.66,95%CI:-2.36~-0.96,P<0.00001)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证候疗效(RR=1.29,95%CI:1.16~1.43,P<0.00001)、HBV-DNA转阴率(RR=1.19,95%CI:1.04~1.36,P=0.01)、HBeAg转阴率(RR=1.64,95%CI:0.55~1.20,P=0.02)、证候积分(WMD=-0.89,95%CI:-1.13~-0.64,P<0.00001)方面优于对照组。16篇文献中提及不良反应或者毒副作用有7篇,文献提示不良反应或者毒副作用发生少,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症状轻微。结论中西药联用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少,但研究缺乏高质量文献,且数量有限,相关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