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球中医药》 >基于肝郁脾虚证异病同治用药规律探讨'虚气留滞'病机理论

基于肝郁脾虚证异病同治用药规律探讨'虚气留滞'病机理论

         

摘要

cqvip:目的通过文献数据挖掘分析肝郁脾虚证异病同治临床用药规律,为"虚气留滞"创新病因病机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检索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治疗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文献,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构建中医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内置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及用药频次统计,并分析组方规律,演化获得新方。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651篇,涉及处方677首。方剂统计中,自拟方中以"疏肝健脾"或"健脾疏肝"命名的方剂出现频次最高(187),时方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方剂为逍遥散(62),经方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方剂为四逆散(15);药物统计中,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为柴胡、茯苓、白芍、白术、陈皮,药物四气五味以辛温、苦寒、甘平为主,归经以脾胃肝胆为主;通过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演化得到新处方15首。结论疏肝健脾法是临床肝郁脾虚证异病同治的基本治法,且用药规律为肝脾同治,更重实脾,治疗代表方剂为逍遥散、痛泻要方;该研究揭示了临床治疗肝郁脾虚证的用药规律,验证了"虚气留滞"病机理论下肝郁脾虚证"虚-郁-滞"的病机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