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云南六合地区新生代正长斑岩和包体的起源及其大地构造与成矿意义

云南六合地区新生代正长斑岩和包体的起源及其大地构造与成矿意义

         

摘要

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致使青藏高原发生大规模隆升和岩石圈的东南向挤出。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和喜马拉雅构造带作为调整高原内部挤压应力的两个边界,发育有两条新生代富碱岩浆带,该带内富碱岩浆的成因及其成岩机制是了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深部动力学的关键钥匙。本文针对哀牢山-红河富碱岩浆岩带的云南六合正长斑岩及各类深、浅源包体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研究。年代学结果表明,六合正长斑岩形成于37 Ma,略早于金沙江-哀牢山带富碱岩浆作用峰期时间(36 Ma)。地球化学结果显示,六合正长斑岩具富碱、高钾、低镁特征,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和高场强元素(Ta、Nb、Ti),并具有高Sr含量和Sr/Y值,弱Eu负异常的特征。结合六合正长斑岩和部分深源包体的同位素组成与滇西下地壳起源包体相一致的特征,说明正长斑岩应该起源于加厚下地壳含石榴石斜长角闪岩的部分熔融,而非前人普遍认为的富集岩石圈地幔起源。正长斑岩内大部分浅变质包体是富碱岩浆上升过程从浅部地壳围岩所捕获,它们并未明显改变其寄主富碱岩浆原始化学成分。综合本文研究结果和区域上的地质资料表明,始新世早期金沙江-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富碱岩浆作用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中青藏高原岩石圈向东南方向(滇西地区)扩展的结果,而非前人普遍认为的岩石圈地幔拆沉的产物。此外,沿着金沙江-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展布的新生代富碱岩浆作用在始新世早期(38~45 Ma)并不存在由北向南逐渐变年轻的趋势,滇西地区早期富碱岩浆岩可能保存在地壳深部尚未剥露至地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