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地质》 >川西新元古代灯杆坪花岗岩成因与岩浆演化:来自斜长石和黑云母矿物学依据

川西新元古代灯杆坪花岗岩成因与岩浆演化:来自斜长石和黑云母矿物学依据

         

摘要

新元古代灯杆坪花岗岩体位于龙门山造山带中段,处于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地块西缘的过渡地带,是研究扬子西缘构造-岩浆事件的典型地区.通过对新元古代灯杆坪岩体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分析以及电子探针测试工作,重点对花岗岩中斜长石结构成因特征、黑云母成分特征、岩浆演化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灯杆坪二长花岗岩中斜长石具有简单"反环带"结构,主要为更长石(An12.51 Ab47.43 Or40.06),正长花岗岩中"熔蚀结构"显著,碱性长石居多,多为透长石(An7.46 Ab42.39 Or50.16);花岗岩体中的黑云母具有富铝、富铁、低镁、低钾的特征,属铁质黑云母.同时IFe值为0.47~0.50,表明该岩体中的黑云母未遭受后期流体的改造.黑云母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灯杆坪岩体属于过铝质花岗岩,其形成与壳源岩浆有关.结晶压力和深度分别为1.81×105~2.23×105 Pa、6.58~8.11 km,黑云母的结晶温度为750~786℃,并且有较高的氧逸度,属于中深成相.这一结果为扬子地块西缘新元古代800~740 Ma期间的强烈伸展-岩浆事件提供了新的证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